Audio Research VSi60 傳承廠方精髓的入門力作
【全文輯錄自「高傳真視聽(音響技術)」】
對Hi-End名廠設計師來說,設計一台價格平易近人的入門機種,絕對比設計高價旗艦困難得多,因為後者基本上是無預算限制的,只要能滿足需求不論成本多高都可以毫不手軟的運用;而前者除了重重的成本限制之外,還得想辦法維持聲音的風格與水準,不然砸了自家的招牌,流失潛在的旗艦客戶就得不償失了。所以設計者對於入門機種諸多綁手綁腳的限制都必須耗費大量的精去克服,所以各位千萬不要因為價格較低而輕忽了入門器材,若是聲音表現與頂級機種相去不遠, 不但撿到「便宜」,更要欽佩機器材背後的設計師們了。
創立將近四十年
這樣的挑戰在已經有歷史傳承的公司中尤其困難,包括本文介紹的Audio Research(下文簡稱ARC)!ARC自1970年William Johnson創立至今已將近四十年了,即便同時期的廠商許多不是關門大吉就是光環退去,ARC卻一直在金字塔的頂端屹立不搖。藉著時間的累積與優異的聲音品質,提到真空管擴大機幾乎所有人腦中會立刻浮現出ARC三個字,幾乎成了美國真空管擴大機的代名詞。
William Johnson在創立ARC之前是位改機高手,許多當時知名的擴大機(例如Dynaco)都是William Johnson經常改裝的品牌,William Johnson有深厚的電子學基礎,所以改機功力自然是相當了得(換句話說就是比起只會換零件的改機者厲害的多),許多出自他手的擴大機都深受好評。一直修改別人的機器當然會膩,尤其像是William Johnson這樣的高手對於電路一定會有自己的一套想法,與其為人作嫁不如成立一家可以100%實踐理念的公司,就這樣ARC便在明尼蘇達州的明尼亞波里斯市誕生了。
不受限於真空管元件
ARC從創業至今推出了不少膾炙人口的經典機種,四十年累積下來的族譜繁雜,筆者就不一一列舉。但是不得不提的ARC勇於創新的勇氣,ARC雖然是以真空管擴大機成名,但是在設計擴大機的時候卻是以「High Definition」(其實有「高傳真」之意)為目標,換句話說ARC認為只要能夠忠實重播音樂,主動元件的選擇上並不一定要受限於真空管。所以ARC很早就開始使在擴大機電路中使用電晶體(其實ARC早在1976年時就推出第一台純晶體的SP-4前級),也因此ARC的電路中幾乎都找得到FET或是JFET這類元件。
但是此舉讓許多電路潔癖者批評ARC雖然使用真空管卻沒有管味、音樂性不足等等的負面字眼。先姑且不論管味濃厚的問題,在電路中使用電晶體可以解決一些真空管先天上的問題,例如輸出阻抗太高、電流不足等問題,當加入晶體元件之後整個電路的性能不但更為提升,還可以讓器材與下一級的擴大機有著更好的匹配能力,從電子學的角度來看絕對是正面意義。事實上目前許多頗受好評的真空管前級也都有類似的設計,可見ARC當年的眼光不但獨到而且正確!
其實筆者稍作回憶,發現ARC對於電晶體的使用實在是頗多花樣,最早開始做Hybrid設計的前級就不用說了,後級除了前管後晶與前晶後管之外,ARC還有聲音品質相當高的純晶體後級(比一些專門做晶體機廠商的晶體後級還好聽許多),最近更自行開發出新的D類放大電路,準備利用在多聲道的產品上。說實話,筆者腦中還真想不出有哪家擴大機製造商的產品線可以同時涵蓋電晶體與真空管且做出那麼多變化的,或許其實不該把ARC定型在「真空管」擴大機吧!
以後級為基礎架構的精簡概念
做出天價的頂級器材對於ARC這麼有歷史的音響大廠來說一點都不難,但是正如先前所說,要做出具有令人一聽就知道是ARC特色的入門平價機種才是「道行」,這台ARC VSi60綜合擴大機就是他們的成果。ARC的設計師非常聰明的解決了要有高價機種的聲音特色又要便宜的難題:直接使用高價機種的電路與機殼,省略部分同時加入必要的功能。所以VSi60就是直接使用VS60後級的電路與零件,加入前級的訊源選擇與音量控制功能就完成了。而這個部分則直接移植自家的前級控制模組即可,從頭到尾幾乎都是既有的零組件,省去大筆的開發費用與庫存成本,您說聰不聰明?簡不簡單?
說的更白一點,VSi60並沒有單獨的前級線路,而是一台加了訊源選擇與音量控制模組的VS60後級,為了讓純後級的電路可以運用在綜合擴大機上面,ARC將原來VS60的增益提高了6.5dB到32.5dB,換句話說只要輸入0.47V的電壓就可以讓VSi60達到滿額的功率輸出。而以目前市面上的數位訊源最少都有2V的輸出來看,VSi60這樣的設計是完全不會有問題的。VSi60用了J-FET作為輸入級,6H30真空管緊接其後做為驅動級,每聲道兩支6550做推挽輸出,這些管子都是ARC慣用的管子,即使是旗艦機種也是使用相同的產品,運用純熟自然不在話下,也為VSi60掛了保證。
為了降低成本,VSi60只好讓用家自己手動調整功率管的偏壓,方法很簡單,用家只要準備一只三用電表,照著說明書的指示將偏壓調整到60mV左右即可,測量點在背板、調整旋鈕在功率管前面,一組一組的標示的很清楚,調整前先熱機半個小時讓電路穩定之後再行作業,通常十分鐘就可以解決這件事情,用家大約每個月調整一次即可,並不用每天調整。
整體考量的嚴密設計
VSi60在說明書中不但把調整的方式寫的很清楚,也告訴用家VSi60注意之處,例如必須把擴大機放在堅固穩定的地方、散熱要良好、熱機要超過600小時才會進入成熟期等。除此之外ARC也建議用家拿到機器先不要急著換電源線,也先不要在機器底下墊雜七雜八的東西,因為不管是電源線的材質還是機器底下的腳墊,擴大機的每個部分都經過他們最佳化處理,請用家無論如何先聽一段時間再決定是否需要用更換,可見ARC對自家產品深具信心。
既然ARC都這樣說了,筆者當然就用原廠的電源線來測試,整台機器就直接放在一塊厚大理石上,底下完全沒有墊任何墊材。訊號線用了粗大的Onix Reference與Esoteric SA-50連接,喇叭線則是Telos,喇叭用ELAC BS-243限量版與Audax A-651兩對交替測試。至於參考系統還是用社裡最常用的Mark Levinson ML-7AXL前級加上Anthem MCA-2後級。除了訊源與前級經過PS Audio的電源處理器之外,後級與VSi60的電源線都直接插在牆壁上的插頭(這一點ARC也有於使用手冊中特別提醒用家)。另外有一點要提的是:試聽的這台VSi60筆者推測並沒有工作超過600小時,所以在聲音表現上應該是可以再進一步的。
中性鮮明的一貫風格
首先測試鋼琴,選用的唱片是Brad Mehldau的東京現場獨奏會。幾首曲子聽下來可以感覺出VSi60對於鋼琴的詮釋是屬於顆粒明顯、質感中性略偏狂野、速度偏快的走向,鋼琴的大小、彈琴的力道都大了參考擴大機一些,參考擴大機與之相比就顯得比較細緻安靜,對於現場演出那種不修邊幅的氣氛VSi60表現的比較貼切。接下來筆者用ECM出版的Robert Schumann小提琴奏鳴曲與阿班貝爾格弦樂四重奏演奏,EMI出版的貝多芬弦樂四重奏No.8來測試VSi60對於單一與複雜的弦樂表現。與參考系統一比就明顯的感覺出VSi60的弦樂走的圓滑飽滿路線,而是傾向於粗獷用力的詮釋型態,樂手似乎有做重量訓練般,運弓運的氣力十足,能量感也是滿滿的一籮筐,在某些樂段筆者會忍不住的希望小提琴與中提琴手弓下的能再輕柔些。
當換上以Double Bass作主奏的唱片時,前面這些希望就會打消念頭。筆者是以錄音效果傑出的M.A Recordings公司出版,Harvie Swartz演奏低音大提琴、Sheila Jordan演唱的「Song From Within」。VSi60把Swartz如彈牛筋般的撥奏低音大提琴表現的快速且能量感十足,彈放之間的韻與Bass質感也令人聽的很過癮,完全不需要減少什麼。這下子筆者了解VSi60的擅長項目了,所以馬上換上了山城祥二與藝能山城組演奏的「輪迴」,這可是電影「Akira阿基拉」的配樂演奏者,擅長對各種聲音素材取樣之後再以合成樂器作出能量巨大、衝擊性十足的音樂。
這下果然對上了VSi60的胃口,VSi60立刻展現龐大的驅動力,低頻把整個試聽室擠得滿滿的,驅動力完全超乎一般50瓦擴大機的極限,若不是事先已經知道VSi60的數據,筆者可能會以為是一台超過100瓦的後級在發聲。名廠終究是名廠,即使在低頻已經那麼飽滿的狀況下音樂裡面該有的細節一點都沒有少,場面依然被支撐的四平八穩,音質也依然維持原有的表現,參考系統在這些方面也只有好一點點而已。再放一張朗帕爾吹奏的長笛來看看VSi60呈現出來的木管樂器,真是出乎意料的好,再用Sunny Rollings的薩克斯風看一下,除了在高音轉折的部分略為外放之外整體表現依然不錯。
結論
筆者可以肯定的告訴讀者:VSi60確實承襲著ARC的純正血統,中性而少許硬調、龐大、快速、細節豐富且直接的聲音特質,都是在廠方旗艦產品身上聽得到的特質;也許VSi60在聲音的純度、感情的飽滿是少了一點,但考量到價格上的巨幅差異就絕對可以釋懷了。何況VSi60超乎標示的驅動力讓揚聲器的選擇寬廣了許多,即使您心儀的是大型的落地喇叭依然可以放心用VSi60驅動,您只要準備適宜的空間與聽音樂的心情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