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 14 / 2025

揚聲器無疑是一套Hi-End音響系統裡最受矚目的環節,不光是它必須將由訊源與擴大機傳遞過來的音樂信號,從「電能」轉換成「動能」驅動空氣讓我們聽見,也由於它必須擺放在居家聆聽空間裡的最醒目之處,無法像訊源器材獲擴大機有機會隱藏起來。也由於此,揚聲器也是音響系統裡品牌最多、工作原理與發聲設計最多樣、外觀設計也最有多樣化發揮空間的環節;然而,想要同時兼顧漂亮且獨特的視覺感受以及優異的聲音表現,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很容易可以找到有著辨識度極高獨特外觀但不好聲、或者音樂重播表現雖佳但外貌平庸的揚聲器製品。倘若您想兩者得兼的話,那麼丹麥揚聲器名廠Dynaudio日前最新推出的The Bookshelf,就是這麼一款外型典雅出眾但音樂重播性能全面的獨特之作,各種類型樂曲都充滿細節、能量與靈動之活生感,雖是書架式喇叭的體型但強勁的勁道完全超乎想像。

 

與日本Keiji Ashizawa Design工作室及Karimoku家具聯手打造

Dynaudio The Bookshelf的「全球首發」是在2024年5月的德國慕尼黑音響展,當時Dynaudio有一間獨立的超大展房,The Bookshelf就在入口處最醒目之處展出,由此可見Dynaudio對The Bookshelf重視之程度。因應The Bookshelf與傳統Hi-End音響揚聲器不同之定義,展區的布置極為生活化,但只要坐下聆賞,就會發現其過人的音樂重播魅力。
The Bookshelf的音箱是由產自北海道的橡木實木製作的,無論視覺或觸感都與傳統揚聲器大相逕庭,搭配由金屬與橡木實木製作的喇叭架,給人融入生活空間的舒適感受,和一般硬梆梆的音響器材很不一樣。The Bookshelf的外型設計不僅很不一般,也非常「不Dynaudio」,原因是其外型設計出自日本知名設計團隊Keiji Ashizawa Design(成立於2005年)之手,領導者蘆沢啓治(也是公司名稱)擁有建築師、產品設計師與家具設計師等多重身份,其設計有著不流於俗的美感,也強調聯繫人與空間的設計哲學。
The Bookshelf流線型的橡木實木音箱製作難度非常高,這也是絕大多數揚聲器音箱都以材質均勻好加工、不易變形的MDF(中密度高壓密集板)製作再貼上實木貼皮的原因。The Bookshelf這有著漂亮圓滑曲線的橡木實木音箱,是由日本知名家具廠Karimoku製作的,該廠創立於1940年但其歷史最早可回溯至江戶時代(1603年至1868年)。
日本Karimoku的木材製作工藝卓越,方能製造出難度極高的The Bookshelf音箱。從後上方俯瞰,可以看到The Bookshelf音箱橡木實木背板的兩側彎折90度,與音箱的兩面側板與頂板都有緊密的接合。其實,在真正開始裁切製作之前,The Bookshelf音箱所使用的所有橡木實木板材,都要先經過長達六個月的靜置乾燥處理,在確認原木含水量降低達到標準之後,方能開始後續的製作處理。Karimoku在The Bookshelf箱體製作完成後,僅在表面上一層薄漆,從而顯現天然橡木的細膩質地。
The Bookshelf音箱頂部的兩側與後方邊緣以及前障板兩側略有突起,讓喇叭整體的樣貌更有變化。
Dynaudio一向都不使用Bi-Wire/Bi-Amp喇叭接線設計,自然The Bookshelf也只有一組喇叭接線端子。Dynaudio品牌與The Bookshelf型號很低調地標示在接線板內部上緣,Karimoku、Keiji Ashizawa Design與Japan等小字同樣也低調鏤刻在背板中央處。

Dynaudio The Bookshelf之發聲經由Dyanudio精雕細琢嚴謹開發

當然,在日本Keiji Ashizawa Design與Karimoku合力下讓The Bookshelf音箱出類拔萃,但論及音樂重播部分,還是得交由Dynaudio以其近50年的專業去打造。The Bookshelf是兩音路、兩單體的低音反射式音箱設計,低音反射管位於背板上半部,前障板則有28mm高音與180mm中低音單體各一支。
The Bookshelf所配置的28mm Esotar 3絲質軟半球振膜高音是Dynaudio的頂級製作,其New Confidence旗艦系列製品同樣也使用此Esotar 3高音,是當時全新開發完成、締造巔峰的第三代設計,包括全新振膜、超大背部腔室、Neodymium強力銣鐵硼磁鐵、改良的音圈散熱結構與增進氣流傳導等諸多特色。從上面的近距離特寫照片,各位應該可以隱約看到透明絲質振膜後面似乎有一個黑色的物件?
沒錯,Dynaudio Esotar 3高音單體重要特色之一,就是在振膜後方加了一個名為Hexis的圓頂結構。上圖是2024年5月德國慕尼黑音響展Dynaudio展出的技術部件,左側較小的就是Hexis原頂結構,照片右側則是以3D列印放大十倍的Hexis原頂結構。我們可以看到Hexis表面有許多尺寸不同的方孔,整體的圓頂曲面則是與高音振膜相符的,兩者之間會有2mm左右的間隙,透過這些特別設計的方孔,Hexis可消除振膜背面氣流所造成之頻率響應變化與不必要的共振,使得高音單體的發聲更為精準。
The Bookshelf的180mm直徑中低音單體,所配置的當然是Dynaudio慣用的一體式MSP振膜,它具有極強的剛性與長衝程性能。Dynaudio MSP振膜中央的防塵蓋與周邊振膜是一體成形的,但是在防塵蓋周邊有數道凹槽,如果您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凹槽的一側會有點膠的痕跡(如上圖幾個紅圈所示),那是由於Dynaudio中低音單體的音圈與磁力機構間隙極小,Dynaudio原廠在組裝中低音單體時,會在凹槽的一側插入極細的針定位,拔出之後再點膠將小洞密封起來(有關Dynaudio的單體製作,詳細可點擊查閱本站先前的Dynaudio丹麥工廠深入專訪報導)。
此次Dynaudio The Bookshelf的評測在總代理「鈦孚音響」的小音響室裡進行,雖說是「小」音響室,但其實地板面積也有十幾坪,比一般居家視聽空間要大得多。The Bookshelf喇叭與聆聽區域的距離超過四米,比一般居家較普遍的二至三米要長得多,再加上整個空間有十餘坪大,對於Dynaudio The Bookshelf如此精緻體積的書架式喇叭來說,確實是不小的考驗。
為對應Dynaudio The Bookshelf精巧的風格,鈦孚音響選來搭配的是T+A R 2500R這部集優異CD播放、數位串流於一身的綜合擴大機。
T+A R 2500R的驅動能力強勁,8歐姆負載時每聲道輸出功率為140瓦,搭配Dynaudio The Bookshelf這樣的4歐姆組抗喇叭,每聲道輸出功率更高達250瓦!在後續的實際聆聽裡,兩者相結合所發出的強悍音樂能量,說明了鈦孚音響如此的搭配無論音質、音色、驅動力與整體音樂重播表現都無懈可擊。對了,線材部分,包括電源線與喇叭線都是荷蘭Siltech製品。

外型典雅出眾、音樂重播性能全面,充滿細節、能量與靈動之活生感

看到The Bookshelf不大的體型,相信很多人第一個想法,應該會是它的低頻夠飽滿嗎?畢竟過往大家對「書架式喇叭」總有著「低頻有限」之固有印象,但The Bookshelf所搭載的180mm中低音單體可是與旗艦系列Confidence 20相同的。播放Lorde這張堪稱「低頻猛獸」的《Pure Heroine》專輯,馬上就讓我對The Bookshelf低頻勁道的疑慮一掃而空,因為這張專輯裡幾乎每首曲子都有不間斷的重擊節拍,The Bookshelf的低頻表現就彷彿它是一對搭載有2支8吋低音的落地型喇叭般!在極大音量播放下,得助於The Bookshelf堅固又典雅的後端邊角弧形音箱,內部共鳴極低使其發聲既凝聚又紮實。以其中的《400 Lux》為例,一開始先是左側號角的吹奏帶來深遠的音場,接著在中央如同橡皮球般彈跳不停的低頻就極具震撼能量,再來是Lorde歌聲與打擊樂器的出現,Dynaudio The Bookshelf勾勒了非常寬深又具體之音場,人聲與各個樂器之間毫無遮掩阻擋,這當然是The Bookshelf小型音箱的優勢,但一般書架式喇叭可沒有它這麼飽滿的低頻能量啊,播放此曲難免落入頭重腳輕之境地。
可不要以為Dynaudio The Bookshelf的低頻能量是「硬擠」出來的,播放這張全由低音大提琴為主角所演出的專輯,從低音大提琴大力撥奏時的低頻與極低頻線條描繪,就可發現The Bookshelf對於低頻以下頻段的解析與動態非凡。每一聲撥奏的低音弦振動以及琴身的共鳴都清清楚楚、強弱分明,當有兩把以上低音大提琴同時演奏發聲時,左右前後的定位也明明白白,甚至連錄音空間牆面的迴響都清晰可辨,實在相當不簡單。可不要以為這樣的低音大提琴撥奏,只有中低音單體在賣力地工作,事實上兩倍、三倍等倍頻,尤其是對於完整音色、暫態與空間感之描繪,The Bookshelf的頂級Esotar 3高音單體可是居功厥偉,只要在播放時將高音單體遮住,就立即能發現它的影響有多大了。Dynaudio Esotar 3高音單體強在何處?相較一般高音單體高出許多的能量、更低的失真與更寬廣的擴散性,再加上Dynaudio對於自製單體發聲特性與分頻網路的完全掌控,The Bookshelf的這兩支單體能夠幾無破綻地緊密整合發聲,對於低音大提琴撥奏如此單一樂器演出之神韻自然重現就能輕鬆以對。
The Bookshelf的音樂重播充滿了細節、能量又有非常靈動之活生感,從這張John Coltrane的經典現場爵士樂演出錄音就能完全體會到。在T+A  R2500R驅動下的Dynaudio The Bookshelf顯得精、氣、神十足,簡單的薩克斯風、爵士套鼓、鋼琴、貝斯的樂團配置,但每個樂手演奏時所灌注的勁道與神情都歷歷在目,這是由於The Bookshelf將各個樂器交疊每個音符的強弱輕重,全都能夠毫不含糊地明白解析之緣故。這張現場演奏錄音專輯裡的《Africa》一曲長達22分26秒,其間有許多強弱變化、輕重緩急之轉折,有所有樂手精彩合演的激烈段落,也有各個樂手輪番上陣Solo的場合,倘若音響系統的均衡性、活生感、能量感都到位,就能讓人和現場觀眾一起完全沉浸其中;否則就很容易讓人覺得枯燥冗長,難以投入而聽不下去。Dynaudio The Bookshelf由T+A  R2500R搭配驅動的表現如何呢?當然是前者!不僅讓人完整地地聽完22多分鐘長的《Africa》全曲,最終還不由自己地和現場觀眾同聲叫好。
前面說Dynaudio The Bookshelf的低頻能量堪比落地款喇叭,拿來播放大型交響樂如何呢?也同樣沒讓人失望且相當滿意。以Shostakovich的第五號交響曲為例,蕭氏的交響曲原本就不像其他一些作曲家的交響曲作品有那麼流暢動聽的主題旋律,而是充滿了節奏與能量,較少有音響迷會喜歡播放Shostakovich的交響曲,就是因為很容易顯得細瘦、破碎甚至刺耳難聽,但在T+A  R2500R驅動下的Dynaudio The Bookshelf絕非如此!而是弦樂組的拉奏、銅管樂器的吹奏、打擊樂器的敲擊,全都蘊含了飽滿的能量又有均衡的和諧美感。老實說,依據我的經驗,過往此曲都是要在大型落地式喇叭透過大功率後級催逼,方能有扣人心弦的交響樂團震撼律動;但是,沒有再外加超低音的Dynaudio The Bookshelf,竟然能將此曲的磅礴氣勢盡顯!Dynaudio The Bookshelf是如此一對外型如此典雅出眾、音樂重播性能如此全面的頂級書架式揚聲器,倘若您正在尋找的是一對體型不要太大、外觀製作絕倫而各種類型音樂都要能盡善盡美演出的揚聲器,那麼這款Dynaudio The Bookshelf很可能就是您的終極選擇。

Dynaudio The Bookshelf主要性能規格

  • 型式:2 單體 2 音路低音反射式書架喇叭
  • 使用單體:28mm Esotar 3 絲質軟半球高音一支、180mm MSP 低音單體一支
  • 分頻點:2,700Hz(高音一階高通、低音二階低通)
  • 靈敏度:86dB(@ 2.83V/1m)
  • 一般阻抗:4 歐姆
  • 承受功率:180瓦
  • 喇叭本體尺寸(寬×高×深,mm): 222×405×300
  • 含專屬喇叭架尺寸(寬×高×深,mm):390×1,000×360
  • 重量:9.72公斤(每支)
  • 參考售價:新台幣400,000元(含專屬喇叭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