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漢丞 圖‧蔡承融
終於,在鈦孚見識到 Rockport Lyra 的好,我必須說,這是我來鈦孚試聽音響,有史以來表現最好的一次,並不是以前不好,而是這次 Lyra 的表現太好了,印象太深刻了。
深具音樂感染力
好在哪裡?好在流動自如的音樂情感表達,好在讓人忘記時間,只想專注在音符上,細細品味錄音的點點滴滴,感受音樂家的企圖,或許,最好的音響器材就該如此,讓人忘記音響的存在,把注意力完全放在音樂上面。
這個道理,就像鋼琴家會選擇史坦威、貝森朵夫,或像弦樂演奏家想得到史特拉底瓦里,這些夢幻樂器蘊藏著強大的音樂表達能力,在頂尖的演奏家手中,可以完全透過音符說話,樂器本身的性能,不會成為音樂家的阻力,還能以獨特的音色,激發演奏家對音符更深刻的詮釋,琴與人,就像音響與人相處的道理一樣,好琴,讓音樂家悠然自得地揮灑音符,而好音響則是讓人忘了音響的存在,完全沈浸在音樂之海, Lyra 就是如此深具音樂感染力的喇叭。
音響展秀出威猛肌肉
這不是我第一次聽 Lyra,與 Lyra 的第一次接觸,和大多數音響迷相同,都是在 2022 年 8 月份的 TAA 圓山音響展上,首次見識其威力。鈦孚其實很早就向 Rockport 下訂,可是兩年多來受到疫情影響,缺料與塞港成為常態,原本為了 TAA 音響展預作準備,提前部署,原廠竟然差一點做不出來,展前新聞還說要讓 Avior II 上場,幸好在展覽前一週,Rockport 通知 Lyra 出貨,所以主秀自然要讓位給正港旗艦喇叭 Lyra。
在 TAA 圓山音響展上,Lyra 在圓山飯店淮安軒開聲,搭配全套美國 Constellation Audio 擴大機開嗓,加上 Playback Design 最高階 Dream Transport SACD/CD 與 Dream DAC,並搭配全套荷蘭 Siltech 線材,聲勢浩大,在淮安廳,我見識到 Lyra 的威猛大氣,確實不同凡響,即便身處於聲學環境不盡理想,而且是大空間加上挑高的天花板,Lyra 依然催逼出令人激賞的雄渾力道,不過音響展的人聲鼎沸,卻讓我在威猛之外,難以感受 Lyra 的細緻,所以在音響展之後來鈦孚,在安靜的環境當中,細細品味 Lyra 的好。
重量驚人的超級喇叭
Rockport 是我心目中的夢幻喇叭之一,約莫二十多年前(時間真是把殺豬刀啊),首度在一位發燒友家中遇見 Rockport,當時才剛剛接觸 Hi End 音響,並不認識這個品牌,單體看起來有點像 Dynaudio,朋友告訴我,那是 Audio Technology 訂做單體,等級更高,價格更貴,笑我有眼不識泰山,趕緊問這是什麼喇叭?朋友說是 Rockport Antares,身價不菲。
我繞著 Antares 喇叭轉,上上下下仔細打量,看不出名堂,畢竟當時的我對 Hi End 音響仍是吳下阿蒙,懂得不多,朋友看我皺著眉頭,似乎看不出個頭不算大的 Antares,究竟貴在哪裡?於是跟我說:「你去推推看喇叭,看推不推得動?」大膽伸手摸著喇叭箱體中間處,試著推動 Antares,不得了,喇叭就像在地板上長出了根,牢牢釘在上面,根本推不動,這喇叭看起來不大,怎麼這麼重?
這就是 Rockport!如果不了解內涵,很難懂得其價值所在。
音箱設計走「硬派」路線
喇叭箱體的設計,約莫分為兩派,一派主張喇叭像樂器,要有諧振來美化聲音,英國薄板箱體喇叭大多是如此,另一派則是主張喇叭箱體不能有諧振,如此才不會產生音染,這是「硬派」的主張,多數美國喇叭都是這一派,Rockport 如此,Wilson Audio、YG Acoustics 與 Magico 也是如此。
可是就算都走「硬派」路線,各家巧妙有所不同,YG Acoustics 與 Magico 採用鋁合金製作喇叭箱體,而 Rockport 與 Wilson Audio 則是使用複合材料,不過 Lyra 是 Rockport 最新世代旗艦喇叭,採用獨家 DAMSTIF 結構,把鋁合金與複合材料一起使用,將 Rockport 喇叭箱體技術提升到嶄新的高度。
Rockport 一直以來都是用最困難的工法來製造喇叭,並不是刻意選擇困難的路,而是必須如此方能達到高剛性與高阻尼喇叭箱體。正如佛斯特的詩句:「林中分兩路,我選擇少人走的路,而這造就一切改變。」
選擇困難的路走
現代喇叭箱體大多使用 MDF 或 HDF 製作,取其材料密度平均,剛性與阻尼容易控制,而且取得容易,加工成本穩定,可是如果想超越材料本身的限制,就必須捨棄容易取得且容易加工的材料,另闢蹊徑,鋁合金本身的剛性遠超過 MDF 或 HDF,是選擇之一,複合材料或三明治箱體,也是選項,但是都有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對鋁合金來說,剛性無疑是各種材料當中最高者。
如果只是簡單選擇鋁合金,那麼 Rockport 走的路,就不是比較少人走的困難路徑了,大部分採用鋁合金製作的喇叭箱體,不外乎以鋁合金鋼板構成堅固箱體,譬如 Goldmund 或 Magico,另一種方法則是鋁擠型箱體,瑞士 Piega 是其中的代表,但是 Rockport 的 DAMSTIF 音箱,卻採用開模鑄造,極為罕見,而且製作困難。
獨家 DAMSTIF 喇叭箱體
為什麼要這麼麻煩鑄造鋁合金箱體?這與 Rockport 早年使用碳纖維與玻璃纖維複合材料打造喇叭時,都是一體成型的材料,所以以鋁合金鑄造音箱,是延續 Rockport 一貫的理念,可是鋁合金剛性雖然最高,內部阻尼特性並不好,如何處理金屬鈴振造成音染?這就是 DAMSTIF 最特別的地方,Lyra 的鋁合金鑄造箱體,分為內箱與外箱,而在內箱與外箱中間,Rockport 加入了特殊阻尼物,解決了鋁合金箱體鈴振的問題。
講起來簡單,可是製作絕對困難重重,您知道 Lyra 有多重?單支超過 560 磅,兩百多公斤的喇叭箱體,就算分為內箱與外箱,每一個鑄造鋁合金箱體,重量恐怕近百公斤,如何把內外箱體結合,並且在中間均勻灌入特殊阻尼物,光是用想的就覺得困難重重。再來,鑄造的箱體並不是脫模就完成,剛脫模的箱體肯定是醜小鴨,到處都是坑坑疤疤,要反覆打磨拋光之後,才能讓內外箱結合,最後要加上漂亮的鋼琴烤漆,每一部分都非常費工耗時。
(圖片取自 Rockport 原廠) |
光看價格,Lyra 不便宜,可是看看 Lyra 這麼特別的鑄造鋁合金內外箱,外加特殊阻尼物的 DAMSTIF 結構,還有光可鑑人的鋼琴烤漆,我想說,誰要是不服氣 Rockport 開這個價格,想要自己動手模仿製作,請便,真的去做過就會嚐到苦頭,這實在是非常困難製作的箱體啊!
您說 Rockport 為什麼要花這麼大功夫,做出這麼複雜的 DAMSTIF 喇叭箱體?答案只有一個:達到最高的箱體寧靜度。硬度極高的鋁合金箱體,配上特殊超高阻尼夾層,就是要讓喇叭箱體沒有任何諧振聲響,純粹只留下單體動作與音箱容積的 Helmholz 效應,達到純淨的音樂再生。
(圖片取自 Rockport 原廠) |
自家設計、自家製作單體
有了 DAMSTIF 喇叭箱體,再來要看 Lyra 的喇叭單體,早年 Rockport 就是自己設計單體,委託丹麥 Audio Technology 製作,可是到了 Arrakis 時,就變成半自製單體,但是從 2011 年開始,除了鈹高音之外,Rockport 喇叭已經全面使用自家製作的喇叭單體了。
為什麼喇叭單體捨棄外包,改為自製?這是喝牛奶要自己養牛的概念,麻不麻煩?當然很麻煩,可是這樣才能確保品質。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您要求單體的公差低於 1 dB,恐怕馬上被人打回票,沒人願意幫您做,因為要達到這麼低的公差,絕對要淘汰許多成品,誰接了單恐怕要賠錢,所以 Rockport 乾脆自己開發製具,自己製作碳纖維材料,開發獨家鍍膜,搭配超輕發泡材料,構成三明治碳纖維振膜,讓中音與低音單體具備極高的剛性,同時擁有很輕的質量。
手工搭棚、人耳校正的分音器
Lyra 總共使用了 5 個單體,構成 3.5 音路,其中有一個中音單體向上延伸到 2.1 kHz,與高音單體銜接頻率,另一個中音單體只負責 400 Hz 以下頻段,與低音銜接,這樣可以讓中低頻段的動態更好,同時兼顧中高頻段的純淨度。而高音單體部分,早年 Rockport 使用絲質軟半球高音,現在則全面換裝鈹高音,讓高頻延伸達到 30 kHz。
至於關鍵的分音器部分,一直都是 Rockport 的不宣之秘,就算把喇叭拆了,也沒辦法模仿,並不是分頻點設定有多特別,也不是被動元件查不出數值,關鍵還是在「自家製作」,外面買的電容或電感不夠好,沒關係,Rockport 自己動手做,自己測量,而且捨棄了 PCB 板,採用手工搭棚,這些還不是最難模仿的地方,最困難的是在 Rockport 自家試聽室以人耳聆聽校正微調,至於要聽什麼?校正什麼?這就是 Rockport 縱橫江湖的屠龍刀,別人想學都學不來。
選擇最困難的路,自己製作被動元件,自己設計製作單體,搭配鋁合金鑄造 DAMSTIF 喇叭箱體,Lyra 可說是得來不易,產量當然很少,所以鈦孚雖然老早就下單訂購,卻還是差一點趕不上音響展,幸好在展前一週空運到貨,讓我們能在音響展上見識到 Lyra 的英姿。
音響展時,我聽的是 Lyra 的力度,在那麼龐大的空間裡,音樂能量可以塞的那麼地滿,中低頻的量權威性十足,但 Hi End 音響可不能只有威猛雄壯而已,還必須展現豐富的音樂感染力,可剛可柔,這在音響展上不容易聽出來,畢竟展場參觀人潮進進出出,許多人邊聽邊品頭論足,吵雜的環境掩蓋了 Lyra 的細緻。
在鈦孚的試聽室,Lyra 搭配的器材,與 TAA 音響展相近,都是全套 Constellation Audio 前後級與 Siltech 線材,可是數位訊源不同,換成德國 T+A MP-3100 HV,可以兼顧實體 CD 與數位串流播放,不過我帶了不少 CD 在身上,所以就從 CD 聽起。
來鈦孚聽 Lyra 的氣質
試聽時,朱總跟我說:「Lyra 很厲害,不怕操,力道很猛的。」我說:「音響展見識過了,那麼大的空間還游刃有餘,我今天要來聽氣質的。」
其實,在朱總跟我講話之前,已經先用 Marcus Miller「Tutu Revisited」現場錄音驗證過 Lyra 的威猛,電貝斯手的現場音樂會,低頻絕對是重頭戲,猛爆的大鼓,配上花俏又快速的 Funky Bass,Lyra 不僅低頻量感豐沛,最重要的是電貝斯的狠勁,右手拍打時沈穩渾厚,勾弦則是清脆彈跳,右手在指板上點弦的音符顆粒,如雨點般密集落下,Lyra 沒有放過一顆音符的清晰度,展現 Marcus Miller 高超的電貝斯彈奏技巧,能如此彈奏貝斯,Marcus Miller 已經到了神人的地步,可是用 Lyra 來聽神人的演出,那可比置身現場還要過癮,簡直就像站在搖滾區那麼震撼。
Lyra 中低頻的權威感,其動態之大、暫態反應之快,相信只要曾經在 TAA 音響展聽過,就知道有多厲害,可是我這次真的是要來聽 Lyra 的細緻之處,聽 Rockport 打造出極為寧靜的喇叭箱體,可以創造怎樣的聆聽境界。
讓人全神貫注在音樂
我選了吉利爾斯獨奏,約夫姆指揮柏林愛樂的「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聽浪漫的第三樂章慢板。布拉姆斯沒有寫下大提琴協奏曲,可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的第三樂章,以大提琴獨奏開場,根本就是絕美的大提琴協奏曲。這首曲子很難播放,開場的大提琴獨奏,背後樂團輕輕撥奏應答,呵護著大提琴主角的地位,弦樂群悠揚長音,帶出更美的大提琴聲線,然後樂團接手主題,音樂場景從中央的大提琴獨奏,擴展為完整的管弦樂團規模,木管與大提琴的應答,一前一後,層次漂亮極了。
咦?怎麼沒寫 Lyra 唱得如何?音樂太美了,Lyra 太迷人了,最重要的是,Lyra 呈現音樂由小而大的樣貌,讓聆聽布拉姆斯的情緒,逐漸專注而高漲,隨著管弦樂團擴大音樂的規模,Lyra 把音場撐開,不僅開闊通透,且層次分明,游刃有餘的動態,可以感受到指揮逐步加強樂團的力道,推到高點再落下,由木管與大提琴應答,輾轉反側,準備迎接鋼琴獨奏。
鋼琴寧靜地展開,獨白式的落寞,展現在一顆顆藕斷絲連的音符,在 Lyra 上面,鋼琴右手的斷奏,底下鋪著左手的分解和弦,樂團齊奏帶出浪漫卻憂鬱的主題,鋼琴用強勁的力度回應,撐開布拉姆斯式的音樂張力,我真的忘了是在聽 Lyra,全神貫注在音樂上面。
很多人說古典音樂聽不懂,可是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的第三樂章,其實有軌跡可循,主題旋律是他的藝術歌曲「我的睡眠越來越淺」(immer leiser wird mein schlummer),Op. 105 五首藝術歌曲當中的第二首,聽 Lyra 唱著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的慢板,心裡想著淒美的愛情故事,女主角睡夢中聽見男朋友半夜來敲門,卻無法應門,只能任憑睡眠越來越淺,可能女主角重病無法回應,只好獨自度過長夜,想著來年春天,情人將親吻另一位女子的唇,而她則已長眠,布拉姆斯的鋼琴協奏曲一路發展,大提琴又成為獨奏主角,鋼琴應和,或許,大提琴就是女主角,而鋼琴則是深夜探訪未果的男主角,而 Lyra 把大提琴與鋼琴的交織,化為纏綿的音符,迴盪在寬闊的音場當中,好美。
小提琴展現強烈的音樂感染力
把場面縮小些,用更簡單的編制來聽 Lyra 的音質有多純,聽 Rachel Barton 與 Samuel Sanders 合作的「Homage to Sarasate」,第一軌的「安達魯西亞小夜曲」是很美的曲子,鋼琴寧靜的開場,帶出小提琴唯美的旋律主題,Lyra 輕鬆地營造出兩件樂器的形體,鋼琴寬厚,小提琴聚氣凝神,站在音場中央偏右,當鋼琴帶出躍動的分解和弦,小提琴隨之回應熱情的音符,快速的音符躍動,右手運弓的技巧繁複,然後進入舒緩的長音,浪漫的旋律消除前面的緊張氣氛。
在快板時,Lyra 展現強勁的小提琴,音符躍動感十足,到了長音拉奏的舒緩旋律,讓激動的情緒隨之平復,準備迎接下一個快速的小提琴炫技,這「安達魯西亞小夜曲」一慢一快,展現了濃郁的西班牙風情,柔情似水,對比火辣激情,Lyra 把兩種音樂情緒貼切地展現。這首曲子難在哪裡?大音量播放時,小提琴激昂之處不能尖銳吵噪,快速的音符變化要能展現鮮活的樣貌,雙弦拉奏的重量感與單弦拉奏的舒緩感,要能把音樂氣氛的戲劇性變化,帶出豐富的音樂感染力。是啊,音響最難在哪裡?不是頻率響應的全頻段展現,而是要能具備強大的音樂感染力,也是 Lyra 迷人之處。
極高的音樂鑑別能力
我知道,聽室內樂根本對 Lyra 不構成考驗,可是這迷人的音樂感染力,讓我忍不住再聽一曲,播放「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三重奏」,帶出門的是蘇克、卡欽與史塔克的 Decca 版,大提琴與鋼琴開場,鋼琴溫潤的音色,大提琴墊上浪漫柔美的旋律,Lyra 把兩者的音色烘托得暖,小提琴加入之後,聲線拉高了,大提琴墊在下面對位,等鋼琴接手主旋律,小提琴與大提琴又襯底烘托,三件樂器彼此互為主角,彼此烘托, Lyra 描繪出真實又浪漫的鋼琴三重奏樣貌,好美。
當我沉醉在「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三重奏」第一樂章浪漫又纏綿的主題時,在旁邊一起聽的 Lucas(鈦孚的年輕同仁),忽然拿起了 CD 盒端詳,我有點不好意思,因為這張 CD 跟著我很多年,早年做紙本雜誌時,唱片封面經常要送版廠掃描,往返之間時有遺漏,所以這張 CD 少了封面,只有側標。Lucas 跟我說,看 CD 是要確認版本,因為他也有相同的版本,而且在 Lyra 試聽擺位時,也用了同一張 CD,差別只是他用 RIP 到電腦的音樂檔案,可是聽起來效果比不上我的 CD。
會這樣嗎?我請 Lucas 把 MP3100 HV 切換到網路輸入,聽他存在 NAS 上面的音樂檔案,格式一樣是 16 bit/44.1 kHz,果然,同一個版本的音樂檔案播放,音色薄了許多,鋼琴厚度較弱,大提琴與小提琴的聲線不夠豐潤,換上 CD 比較,確實遠勝過音樂檔案播放,我推想是 CD 版本的不同,所以請 Lucas 拿我的 CD 去 RIP,再聽一次,差距就變小了,可是還是感覺得到 CD 比音樂檔案播放好一些。
我並不是要比較實體 CD 或 RIP 音樂檔案的優劣,因為我相信兩者都可以達到很好的音樂重播效果,可是從 Lyra 上面卻可以清楚地呈現兩者的不同,代表 Lyra 對音樂的鑑別力很高,也碰巧我和 Lucas 都有同一張 CD,只是版本不同,這才注意到 CD 與音樂檔案的差異。
聽蕭邦真是浪漫
聽 Lyra 一個下午,該收尾了,最後一張 CD 我選魯賓斯坦的「蕭邦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當然是聽浪漫的第二樂章慢板,弦樂群開場,Lyra 撐起寬闊的音樂場面,木管群在音場深處與弦樂呼應,等待主角鋼琴上場,緩步上揚的鋼琴音符,帶入優柔寡斷的主題,魯賓斯坦悠遊自在的速度,浪漫的音符更顯浪漫,鋼琴的觸鍵細微的強弱變化,帶出豐沛的音樂情感。
用 Lyra 來聽,最美之處莫過於此,主題反覆之後拔高八度,音色應該更明亮,可是魯賓斯坦控制著鋼琴,明亮中透著濃郁,這是鋼琴家細微的指尖變化,透露蕭邦在音符當中隱藏的憂鬱,Lyra 則讓這些細微的觸鍵變化,釋放錄音當中的豐富情感,吸引著聆聽者更專注在音樂上面。
音樂的感動,無價
用唯美浪漫的蕭邦,作為試聽 Lyra 的結尾,我想,回家之後不能開音響了,因為我會記得 Lyra 那麼美好的音樂感染力,而這正是 Lyra 的價值所在,即便使用最複雜的工法、最困難的設計,可是最終的目的,還是要為愛樂者服務,釋放蘊藏在錄音當中的每一分情感,帶來音樂聆聽的感動,而這樣的音樂感動無價?
器材規格
Rockport Lyra
型式:5 單體 3.5 音路低音反射式落地喇叭
使用單體:1 吋鈹振膜高音 × 1,6 吋碳纖維三明治結構複合材料振膜中音 × 2, 10 吋碳纖維三明治結構複合材料振膜低音 × 2
頻率響應:20 Hz ~ 30 kHz / -3 dB
效率:90 dB
阻抗:4 歐姆
建議擴大機功率:最小 30 瓦
尺寸:53.5 × 14.1 × 26.5 吋(H×W×D)
重量:560 磅 / 支
進口總代理:鈦孚音響
地址: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57號2樓
電話:+886-2-2570-0395
網址:www.autek.com.tw
臉書粉絲專頁:鈦孚臉書粉絲團
T+A原廠網址:https://www.ta-hif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