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緻、通透、動聽,改寫入門級定義

全文輯錄自PRIME AV

Mar 07 / 2017 下載PDF
文╱黃有瑒.攝影╱方圓.李春廷

大家都知道產自丹麥的商品通常具備亮眼外型,不過Dynaudio似乎不打算遵循這項慣例。他們的喇叭總是傳統方正外型,單體看起來都一樣,容易讓人誤以為沿用舊零件,產品只改型號。事實上,每一代喇叭都有不少修改與進步的地方,聲音也不斷進化,這也是Dynaudio歷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入門級產品常被人認為是廉價、普通、功能受限,上上下下都充滿妥協概念的產品。大部分的情況確實如此,受限於成本的關係,設計者盡可能把不常用的功能捨棄,也無法使用豪華外觀。畢竟殺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沒人做。有人說許多入門級產品確實展現了相當高的C/P值,一點也不像妥協的產品。其實,廠商肯定有某些地方節省成本,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
只有極少數品牌,他們的入門級產品價格依然驚人,其他品牌的性能也無法與之相比。那還能叫作「入門級」嗎?當然,因為它們所有產品的價格都很貴,入門系列只是相對比較低價的產品而已。例如:法拉利與藍寶堅尼,旗下入門款的車種價格依然超過千萬,性能還比一般品牌最貴的車款還強。又好比徠卡相機,就算是最便宜的機種,一般人還是會問:「到底貴在哪裡?」

節省了跟聲音無關的成本

不能否認,這些超高價商品的入門款,受到品牌光環加持價格依然高昂,嚴格說起來不符合「入門級」三個字的真義。撇開少數特例,只要用心找尋,並不是每款入門級商品都那麼不堪,至少Dynaudio的Emit系列聲音一點也不普通,妥協的部份相對少,價格更是人人都負擔得起。說Emit M10價格合理相信沒有會反對,但是入門級的喇叭能不妥協嗎?
說毫無妥協肯定是騙人的,如果在聲音無關的部份妥協呢?例如:箱體造型。Emit M10是此系列中的小弟,體積最為迷你,材料成本肯定不高。它不用耗費人力工時的亮面漆,也沒有華麗的原木貼皮,又採用方正的傳統造型,當然可以把成本降到最低。原廠不是做不出弧形或者美觀的箱體,而是設計者認為箱體形狀對聲音影響不大。正確的箱內容積與吸音材料,搭配補強結構才能提昇表現。
除了箱體之外,單體也能降低成本。等等,這聽起來不太妙!別人降低單體成本肯定對聲音有損,但Dynaudio不見得。因為單體都是自家設計生產,而且產能頗大,多年累積下來的經驗可以讓他們知道,如何能用有限的成本做出表現一流的單體。如果是其他品牌這樣講肯定要懷疑,但由Dynaudio來說可信度非常高。Emit M10內的分音器採用一階分音設計,這也能控制成本,因為一階分音需要的零件最少。

運用過去知名的高級單體

依照筆者對Dynaudio喇叭的認識,就算採用一階分音設計,分音器零件也不會少,上頭常常見到調整阻抗與相位的零件。不過,從這次搭配的經驗聽起來,Emit M10一點也不會難推,相信分音器不會很複雜才對。另外,原廠說明它的平均阻抗為6歐姆,不像以往常見的4歐姆,此點也減緩了擴大機的負擔。為什麼原廠要把Emit M10設計得比較容易驅動呢?
畢竟要選擇Emit M10的人購買驅動力很強的後級,無異於緣木求魚,有預算購買高級擴大機的人,為什麼不買貴一點的喇叭呢?把Emit M10設計得比較好推,才符合一般市場需求。另外,原廠在規劃Emit系列之時,希望它們以家庭劇院用途為主,大部分人都是用環繞擴大機推動,喇叭難推或者阻抗變化過低,都會增加環繞擴大機負擔,也就是讓聲音劣化。
當我們聽到這組喇叭主要是多聲道用途的時候,通常代表聲音質感普通或音色比較白熱化,但這項通則並不適用於Emit系列。就算Emit M10為家族中最小、最便宜的成員,依然能見到高級系列的影子。高音採用型號D280的單體,它是D260的改良品,在Esotar高音尚未問世前,Dynaudio高級系列都是用D260,等於把高級技術下放到入門款產品中。

更好推,質感細,反應快

中低音同樣採用MSP振膜單體,並沒有因為便宜就改用比較差的材質。而分音器也是以高品質的零件打造,只是沒有像高價系列設計那麼複雜而已。說了那麼多,到底Emit M10有多好推呢?這次筆者幫它搭配Onkyo TX-RZ810,價格稍微高出Emit M10一些,卻可以檢驗兩件事,第一、聲音是否跟高價系列差異頗大?第二、環繞擴大機能否順利驅動?
先放入幾張弦樂聽聽看,高頻聽感果然是Dynaudio一貫的音色,質感精細,顆粒感很小,重播弦樂向來是絲質高音單體的長處,擦弦質感很接近真實樂器。跟印象中高價位的Dynaudio喇叭相比,高貴感稍有不如,細節也沒有那麼豐富。同樣是絲質高音,解析度依然有高下之分。可是,Emit M10價格只是它們的零頭而已,卻帶有同樣的特色,此點值得誇獎。
再來是密度表現,Emit M10雖然不像自家高級系列那麼高,卻比這個價位帶的喇叭好上許多。平價喇叭品牌多如過江之鯽,聲音多半沒有緊實的密度,但Emit M10音像輪廓鮮明,這種密度不會讓聲音變得硬梆梆,而是用豐富的細節把音像填滿,讓人聽到具有形體感的樂器,自然會有頗像真實樂器的感受。換上以人聲為主的軟體聽聽看,中頻是否會出現偏瘦無力的問題。

音像飽滿,音場開闊

在TX-RZ810驅動下中頻哪裡會瘦?相反地,音像根本很飽滿,一方面是擴大機本來就以推力見長,另一方面也顯示出Emit M10容易驅動的特性。兩種特性齊備中頻才能有飽滿之感。雖說它的中頻飽滿,可是形體一點也不會虛胖,這並不是以過量低頻所帶來的假象,而是用相當好的密度與細節表現,把人聲填滿,具有鮮明、浮凸的形體,才不會有瘦弱氣虛的聽感。
最後是低頻段表現,老實說,Emit M10無法突破物理限制,低頻往下延伸有限,畢竟原廠公布的規格已經清楚說明了。這不是說它缺乏低頻喔!它能再生的範圍內,量感都是非常充足的,感覺原廠標示真保守。許多同價位喇叭標示出來的頻率響應數字都比Emit M10好,可是聽起來卻不是那個樣子。以5吋半的中低音單體當標準,我認為這樣的低頻量感非常夠。
量感不是特別多,除非是喜愛豐富低頻的人,相信一般人都能接受,小小體積卻能有這樣好的表現。撇除量感這個項目,低頻的速度、彈性、層次感與衝擊力,Emit M10表現都讓人刮目相看。低頻擁有非常好的內聚力,鼓聲形體一點也不會鬆散,帶著線條清晰的輪廓。打在身上的力道也夠,不是孔武有力的那種類型,而是快放快收的靈敏動作。

不管什麼用途,表現都很傑出

不得不提的是音場規模,Emit M10能夠拉出一個深遠、開闊的舞台,就算音量開大聲一點,依然不會有前傾或崩潰的感覺。對於一款入門級的喇叭來說,此點十分難得。不過,在播放大編制的樂曲時,Emit M10還是出現一點點力有未逮之感,管弦樂的低音部少了沉穩氣勢,弦樂群也不如高級系列那般層次鮮明。如果Emit M10可以完整重播交響曲的話,那誰還要買大喇叭呢?
對比Emit M10的等級與售價,它擁有傑出的音質表現,音色具有高貴感,聲音通透,音場開闊,中頻鮮活,低頻Q彈快速,聲音整體的密度高,由高頻到低頻都有相當好的密度,實在很難想像它只賣這個價錢而已。雖然原廠規劃Emit系列為多聲道用途,但用它聽音樂實在讓人愉快。Emit M10證明了一件事,只要是好喇叭不管什麼用途,表現都會很傑出,誠心推薦給預算有限的朋友。

 

重要特點
1》高音採用D280絲質振膜單體,延伸可達23kHz
2》中低音使用MSP振膜單體,剛性比PP盆更強大
3》分音器採用一階分音設計,以及高級零件
4》承受功率超過150瓦,動態表現佳
5》前障板採用極窄設計,減少繞射干擾
6》堅持採用Single Wire設計

試聽條件
本篇器材評測過程在本刊大視聽室進行,空間長6.6公尺、寬4.12公尺,約8.2坪。搭配器材為Onkyo TX-RZ810環繞擴大機、OPPO UDP-203藍光播放機。

原廠公佈規格

●形式:兩音路兩單體低音反射式 ●單體:1吋絲質振膜高音單體×1、5.5吋MSP振膜中低音單體×1 ●頻率響應:50Hz-23kHz ±3dB ●承受功率:>150瓦 ●靈敏度:86dB ●平均阻抗:6歐姆 ●尺寸:292×170×240mm(H.×W.×D.)●重量:5.6公斤 ●參考售價:30,000元

▍堅持採用Single Wire端子

市面上很多喇叭都具備Bi-wire喇叭端子,就算價位跟Emit M10同樣屬於入門級的產品,也常見到Bi-wire的設計。難道Dynaudio為了節省一組喇叭端子的成本嗎?當然不可能,那是因為原廠認為Bi-wire對聲音沒有幫助,反而多浪費一對喇叭線的錢而已。只要是設計正確、良好的分音器,連接一對喇叭線就能發揮出喇叭原本的實力。

▍極窄前障板減少繞射干擾

Emit M10中低音尺寸不大,前障板寬度原本就不會很寬了,單體框架更是逼近邊緣,已經無法更窄了。但是設計師還不滿足,在前障板邊緣切出斜角,進一步縮減寬度。把前障板弄得如此窄,難道不會導致箱內容積不夠嗎?原廠當然知道此點,透過加長深度來解決,以至於Emit M10箱體寬度只有17公分,深度卻有24公分的情況。

▍高級系列單體技術下放

這顆高音單體原廠編號D280,改良自Dynaudio過去出名的D260。帳面上看起來只是振膜直徑從26mm加大到28mm,可是細部經過諸多改良,振膜表面採用precision coating技術,可讓聲音的透明度增加。並且把多年來改進絲質高音的技術,運用在D280之上。原廠認為Emit M10雖然是入門級的產品,卻能發出媲美Hi End喇叭的音質。

▍依然是MSP振膜單體

一直以來,Dynaudio的中、低音單體都是採用「MSP(Magnesium Silicate Polymer)」振膜,黑色外觀或許看起來像聚丙烯材質,可是剛性比一般PP盆強大很多。同時,跟PP盆一樣保有低質量、高內阻的特性。加上防塵蓋與錐盆是一體成形的設計,大大降低了盆分裂時帶來的失真。或許就是堅持採用MSP振膜的關係,Dynaudio喇叭始終維持一貫的音色與聲底。

▍低音反射管有學問

低音反射式箱體大多採用圓柱型的管子,透過反射管的直徑與長度來調整低頻表現。可是Emit M10用的反射管有點不同,雖然還是一根圓形長管,但是兩邊的直徑並不同,內側的直徑比較小,外側開口的直徑則是略大一些。而且兩端開口都是喇叭狀,能夠讓空氣流動更順暢。兩端直徑不同的低音反射管十分少見,肯定是Dynaudio累積多年研發經驗才實驗出來的最佳形狀。

參考軟體

阿卡多的莫札特協奏曲 CD
弦樂向來是Dynaudio喇叭的強項,就算是入門級的Emit M10也不例外。從弦樂的質感,豐富的細節表現,以及略帶高貴感的音色聽起來,真難相信眼前這對喇叭只賣3萬元而已。如果再加上它精準的結像力,恐怕此價位帶找不到對手了。甚至拉高到兩倍價格的喇叭也聽不到這種高水準弦樂。

查理.安托里尼:擊鼓 2000 CD
小尺寸單體之優勢,在播放本片時盡顯無遺,Emit M10鼓聲快速,形體結實,低音吉他輪廓浮凸,節奏鮮明,牛鈴聲明亮卻一點也不會刺耳。雖然大鼓沒有龐大的形體,也沒有過癮的低頻量感,卻有相當快速的反應。衝擊力道紮實緊密,它不是大力士,而是動作敏捷的武術高手。

個性傾向評量:
外觀作工(樸素傾向、精緻傾向)-1
音質表現(軟性傾向、剛性傾向)-1
高頻特性(細柔傾向、明亮傾向)0
中頻特性(凝聚傾向、飽滿傾向)0
低頻特性(收斂傾向、豐滿傾向)0

表現力評量
細節再生:特優
衝擊力:優
承受功率:特優
整體平衡性:優
超低音表現:

Emit M10 丹麥製造 真材實料

全文輯錄自普洛影音網

Mar 07 / 2017

文/圖:書世豪

2015年12月,Dynaudio宣佈在丹麥的Skanderborg成立全新的研發中心,隔年一月開始動工,歷經近一年時光,於2016年12月30日正式啟用。這間研發中心裡面有歐洲最先進的超大無響室,空間總容積達到13×13×13公尺,裡面有兩支機械手臂,一支用來移動喇叭,一支用來移動上面有31支麥克風的支架,可在這個大空間的正中央,量測到幾乎不受牆面反射影響的喇叭或單體特性。除此之外,研發中心還有兩間特別打造成居家空間的聆聽間,以模擬喇叭在真實空間的狀態。行銷超過全球超過60個國家的Dynaudio,每年有百分之二十以上的盈餘用於研發工作,不但重視理論,也非常在乎實務。
Dynaudio不僅是音響圈中少數涉足專業音響、車用音響、家用音響三大領域,也是音響圈中少數從最頂級的喇叭到最平價的喇叭都有生產的廠商,為什麼能縱橫音響圈,就是因為強大的研發實力。最早的Dynaudio從單體起家,後來成為喇叭大廠,至今仍然堅持在丹麥生產,強大的研發實力不僅是品質的最佳保證,更是「超值」的最佳保證。2015年問世的Emit系列是Dynaudio旗下最平價的系列,主要的目標就是多聲道系統,計有Emit M30落地式喇叭、Emit M15C中央聲道喇叭、以及Emit M20與M10兩對書架喇叭等五款型號,而其中M10就是最小的一對。

Emit英文字義是「發射」,象徵了Dynaudio對此一系列的高度期許,而原廠也為它取了一個中文名字,叫做「意境」。此一系列的最大特色就是採用與高階系列完全一樣的單體技術,包括絲質軟半球振膜單體與MSP振膜的中低音單體等,但是箱體依然維持傳統的方正造型。當大哥們紛紛離傳統的方正箱體遠去,但只有小弟Emit系列還保持原來的模樣,不過在我心目中,這才是Dynaudio啊!而實際聆聽,M10也完全沒有讓我失望,不!應該說M10完全超乎我的預期!
我總共為M10搭配了Densen B-130 XS、Cyrus 82 DAC,以及Cambridge Audio Azur 740A三套綜合擴大機,我發現M10的靈敏度雖然只有86dB,卻不會讓人有推不動的感覺,只要適時地開大音量,達到適當的音壓,聲音就不會有悶悶的感覺,可見原廠在單體的磁力系統與分音器上做了極佳的優化。其中搭配B-130 XS時,動態表現絕佳,解析力非常好。而搭配Azur 740A時則顯得明快,像是在播放「卡本特的十二季」(2564648695,華納)裡面的「探戈四季」時,裡面提琴拉奏的轉折就顯得流暢寫意,一點也不會有生硬的感覺。而搭配82 DAC時,M10則多了一分豐潤的光澤,小提琴的水份更多。三個組合都可以聽到M10的特色就是聲音密度高,低頻寬鬆,整體聽起來十分舒服。

Dynaudio的單體特色就是失真極低,這樣的特點在M10身上依然可以清楚感受到,除了音樂聽起來清晰透明之外,對於樂器質感的刻畫也非常細膩。像是在聽「大鍵琴的巴洛克狂想」(2564697458,華納)時,大鍵琴那種黏稠的質感,M10就表現得非常好,不但有重量的感覺,還有綿密的尾韻。聆聽「卡本特的十二季」(2564648695,華納)中的第3首可以清楚聽到右邊低音提琴組整片拉奏的綿密質感,中段之後中提琴的撥彈更是清晰寫實,充滿迷人的美感。聆聽嗆辣紅椒的「避世離俗」(9362492015,華納)時,可以聽到歌手的歌聲有著非常好的凝聚度,樂器形體也表現得非常明晰,低頻則洋溢著輕鬆感,一點也不搶耳,聽起來非常舒服。比較令我驚訝的是,這對小喇叭在播放像是Charles Mingus的「Mingus Ah Um」這樣的爵士樂時,竟然可以把音樂中那股迷人的輕鬆氣氛表現得非常好,貝斯充滿彈力,一點都不會太緊繃。若是只想輕鬆享受音樂,這對M10足矣!

1977年,同樣也是在丹麥的Skanderborg,一群熱愛音樂的工程師創立了Dynaudio,2017年他們迎來第一個40週年。M10雖然是Dynaudio最平價系列中最小的一對喇叭,但在它的身上,我聽到了Dynaudio對音樂的熱愛與對音響的熱情始終沒有改變,Dynaudio就是Dynaudio!